近年来,仁居镇木溪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修路、种树、美化环境,同时整合竹林、油桐和项山甑等自然资源,以农特产品+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来到位于项山甑山腰的大华山雾中家庭生态农场,发现这里空气清新,山花烂漫,清澈的溪水自山顶潺潺流下,一群黑白相间的土猪或是在山路上自由奔跑,或是悠闲地喝着泉水,一旁的鸡群在自由地觅食,鸭子在悠闲嬉水,不远处的山谷里,一群野猪正在山林中四处奔跑。而一旁的山间,刚刚采摘完的茶树成排,有工人正在忙着施肥、除草、剪枝。据该农场的老板张运辉介绍,早在2006年,他就以发展高山农特产品为目标,开始在项山甑上养殖野猪、种植茶叶,至目前,茶叶面积达到350亩,今年采春茶600多斤,收入30多万元。
看到雾中家庭生态农场的茶叶卖得好,周边不少农户也相继开始了茶叶种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村约有30多户村民种植茶叶,现已达200多亩。接下来该村计划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茶叶品牌。村民张仁海告诉记者,雾中农场的老板带动周边村民一起搞茶叶无公害种植,不用化肥、农药,除草也靠人工,他家的茶叶今年开始试摘,现已销售完毕,目前进入茶园管理培植阶段,想看看下年产量能不能翻倍。
【村民 张仁海:我看到雾中农场老板种茶叶,带动我们,我也种了近百亩,我看他很好赚钱,今年也试采摘了,效益还一般,全部都是无公害的,没有用化肥、农药,除草也是人工的。大家都比较接受,今年的收益都还一般,摘了近百斤茶干,四万多元的收入。】
除了发展高山特色农产品,张运辉还打起了旅游的主意。原来项山甑海拔1529.8米,是粤东第二高峰,素有“鸡啼三省闻,一脚踏三省”之称,虽未开发,但已成为粤闽赣边户外爱好者的必选之地。2012年,他看到登山的游客越来越多,有不少游客找到他的农场要求吃住,他就从一栋简易工棚开始做农家乐,经过5年的不断投入,现已建成食、宿、娱为一体的家庭农场,目前可以一次性容纳30多人住宿,200多人就餐。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该村游客量达到8万人以上。随着游客的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带旺了该村脐橙、茶叶、笋干、木耳等农特产品的销售,村民纷纷赚起了旅游钱。脐橙直接卖给收购商每斤3元,而游客自己摘则卖到每斤5元,不少农户光采摘就可达到多收入几千元的效益。木溪村村干部卓尚明介绍说,该村将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保护现有古民居,打造登千米高山、赏千亩桐花、游万亩竹海的乡村旅游路线。此外,该村还将利用溪水和风电场建设,规划漂流和风电旅游项目,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