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
●红菌豆腐头☞平远小吃,红菌豆腐头是用滤完豆浆的黄豆渣和得天独厚的气候,经发酵滋生出红色的真菌,加于仁居当地清冽甘泉与新鲜猪下水煮出鲜美无比的汤,可说是当地一绝哦~
●关于红菌豆腐头的起源,小编听说仁居地区是有一段奇妙的传说~仁居旧时称豪居,是指有钱人居住的地方。相传当时有一财主,在一年夏天办喜事时,磨了不少豆腐,豆腐渣被一位长工放在闲间里,因为没有及时拿去喂猪,二三天后,豆腐渣生了红菌。财主看见了,认为长工浪费了猪饲料,便责令那位长工将发酵的豆腐渣吃下去,长工无奈,便煮起来吃。长工一吃,觉得很可口,财主见他吃得津津有味,也拿点尝尝,一吃亦有味甜可口之感,主仆都觉得很奇怪,就把这事告诉老百姓。聪明的老百姓根据这一原理,不断试验,这样就逐步演变为今天的人工制作的红菌豆腐头。众皆叹曰: “这可谓变废为宝了”~
●传说归传说,但红菌豆腐头确实是用豆腐渣制作的。仁居人取新鲜的豆腐渣,放在锅里用文火不断翻炒,炒到豆腐渣干至手捏成团没有水影为止,便将它铲到垫好豆头叶(又叫“大枫叶”)或梧桐叶、芭蕉叶的簸箕里,稍凉后用锅铲耙平慢慢压实,然后将先做过的红菌豆腐红菌作“菌娘”(菌娘又叫菌种,有红的较快的作用,没有也可以生红菌),第一段工序便完成。
●装好豆腐头的簸箕,放在干净的房子里。夏天第二日就能长出白菌,后慢慢转变为红菌。等一面红菌长满全簸箕后,将它翻过身转到另一面簸箕背面,同时把垫叶除掉。待两面都长满红菌了,即可食用或上市出售。一般要三至四天左右。冬天因天气冷,则要将压好的豆腐头放在温室里才能或酵生红菌。农家无温室的则在簸箕上面盖上棉衣或毯子等保暖,同样能有长出红菌的效果,但时间要比夏天多一二天。
●制作红菌豆腐头,要掌握好温、湿、干度,如果过干过湿都会使豆头长出乌(黑) 菌或青菌等有毒菌类,如发现这一情况,豆腐头就不能吃用,否则会中毒。
●红菌豆腐头的食法很多,最常吃用的是做汤,即红菌豆腐头、靓猪肉、水咸菜一起加葱花等配料煮成红菌豆腐头汤;或与猪肉捣在一起做成红菌豆腐头肉饼蒸吃,味道甚佳;再有也可以把红菌豆腐头加盐捣烂,做成园形豆腐头饼,放在锅里慢慢烘干,切块清蒸、油炸,味美可口。
●解放前,过南洋的人,为能吃到仁居家乡风味,将红菌豆腐头蒸熟晒干,由水客带到南洋去供家乡人做汤吃用,深受海外游子的喜爱。
●总之,红菌豆腐头,煮、蒸、汤、烘、晒干都可以吃,它是植物真菌,据药界人士研究,有防癌作用。红菌豆腐头在梅州客家地区及海内外久负盛名!
【上期精彩回顾】请点击【阅读原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