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温山御荈,挽一抹春色

    

  虽说四月是百花竞放的美丽时节,却也是春光散尽、落红遍地的春夏之交。踏青固然可以在记忆里留住这一年中的春光,但春天的魅力只叫人用眼看还是觉得辜负了大自然的美意,似乎唯有将它珍藏起来,四季皆可细品才不枉费这份情意。




  智慧的古人早就想出了这样的挽春方式,看你眼前的那杯清茗可不是鲜活的春天绿意吗?




  这就是你来南太湖,四季皆可品尝到的春天——温山御荈。毫不夸张地说,一杯温山御荈就能把无数个南太湖的春天展现在你眼前。


茶叶里的温山春色




  温山御荈种植于太湖之滨的温山坞,那里幽谷纵深,竹木交荫。春天时节更是乱树飞花,群莺鸣翠。




  茶园的茶树坡都朝向南方,高有松树柏树低有各种芳草,茶叶有特别的芳香。若在夕阳西下之时,余光洒在茶叶上,所有的茶径都闪着金属的光泽。这些闪亮的茶径,横着、直着、斜着,长长的向远处延伸,时起时落。时常有一些开着白花的小藤蔓植物,在它们身上轻挂着,亲密无间。




  温山御荈的采茶时间一般为3月25日至4月25日之间,主要分清明前采的明前茶和谷雨前采的谷雨茶两种。




  像最近这样的雨季,山上飘着雨雾,都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此时采茶则真有“风吹茶树香千里,盖过园中茉莉花”的韵味。




茶汤里的贡茶故事




  细看御荈的透亮茶汤,“以茶代酒”的故事自然应运而生。相传三国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在做皇帝前曾在湖州做乌程侯。当时的他意志消沉,常与下属来温山坞里煮茶论英雄。




  温山坞向南,日照好,又常年有林木覆盖。“阳崖荫林”,散漫光充足,有出产好茶叶的条件。孙皓后来又做回了朝野党首领,温山坞的无名茶由此成了“御荈”。




  荈是茶叶的别句。晋郭璞说茶叶早采都叫荼、茶,晚采者叫茗或荈。温山茶虽不算精细嫩芽,但也因皇帝爱喝而出名。自此以后到晋代、南北朝,一直是贡茶。所以说,温山御荈算得上是最早的一种贡茶。




茶味里的叮咚泉水


  好茶配好水,西湖龙井配虎跑,而温山御荈则配温山泉。


  温山泉不是汇聚的溪水,而是从岩石中慢慢渗透出来的泉水。这道泉水,就是那道大名鼎鼎的温泉。湖州山中有温泉,颜真卿作湖州刺史时就有记载。据说,冬天里满山冰雪寒冻,这温山坞中却是暖雾弥漫。就是因为这道温泉的缘故,这山才被叫作温山。




  如今这温泉的泉眼深藏在茂盛的树枝下,隐秘不可见。唯有透过那清香的茶味来想象那淙淙流动的清泉水了。




  细品一杯温山御荈,静享一片南太湖胜地,沉醉在南太湖的春光里就是这样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