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坐拥64公里原生湖岸线,太湖旅游度假区没有辜负这样的资源禀赋。近年来,全区结合南太湖综合整治,倾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乐的滨湖新区,依靠高起点的整体规划、高端的设计理念、生态与开发的系统平衡,在瞄准“国字号”度假区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生态建设、生态发展,让南太湖综合整治与国际一流度假区建设相得益彰。
壮士断腕 投入空前
月亮酒店、温泉高尔夫俱乐部加上正在火热建设的发现岛主题乐园……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高大上”的项目都选择落户南太湖?从湖南鑫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贺韧的话语中可见一斑。“我们考察了国内多个城市,之所以选择把国际健康城项目落户在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正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成熟的旅游产品,尤其是这里的生态环境。”贺韧对南太湖的优越环境赞不绝口。
虽说现在的南太湖美不胜收,但如果将时间倒回到10余年前,对南太湖有印象的人却寥寥无几。作为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却并没有因为太湖而更加声名远播,相反,曾几何时,南太湖湖岸边大片的荒滩、密杂的芦苇,一度让湖州陷入了“身处太湖不见湖”的尴尬境遇。
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太湖是浙江的生态屏障,湖州因湖得名,必须利用好南太湖、开发好南太湖。”自此,南太湖翻开了高速发展的新篇章。同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太湖,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并提出了科学开发太湖、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目标。
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葛伟说,多年来他们秉承“两座山”科学论断,以“功成不必在我任,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信念,在太湖保护和开发的工作中迸发出了更大的生态自觉。
为了实现“不向太湖排一滴污水”的目标,多年来,度假区一招接着一招、一式连着一式,最终换来了今天的一湖碧波。
累计投入20多亿元,清除太湖水面养殖围网,关闭全部涉污企业,实现了工业污染零排放;先后投入近6亿元,整体拆除太湖湖鲜街24条水上餐饮船,每年减少直排太湖污水10余万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斥资近5亿元、环境优美、临湖亲水的公共休闲平台湖滨码头,既保留了太湖渔家传统特色,又有浓郁的现代气息;实施渔民上岸,投入资金超3亿元,拆除居家船和辅助船只230条,建造了3万多平方米的渔民新村,安置渔民750多人,每年减少直排太湖的生活污水60余万吨;投入2.7亿元,建成近10公里消浪桩和挡藻围隔工程,清除入湖河道及太湖湖底淤泥150万方,生态修复滩地10千米,与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合作推进的水环境净化修复项目,试验成效逐步显现……
齐心共治 爱护碧水
这几年,度假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动足脑筋,把治水工作与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专项行动,使得河道水质初步改善,城市排涝能力进一步夯实,节水理念深入人心。
“度假区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尤为重要,而水环境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生活品质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该区一直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更好推进“五水共治”专项行动,该区不断健全新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建维并重,通过定地段、定部门、定人员、定职责,落实建设、管理、养护责任,巩固“五水共治”和洁化、绿化、美化成果。
水变清、风景更美,是百姓和游客最能直观地感受到的“五水共治”成果。去年以来,度假区严格落实三级“河长制”,覆盖辖区98条河道,主要河道全部设置河长公示牌。截至上月底,度假区已完成河道综合整治30公里,占任务数的1500%;“三河”治理6.605公里、城市内涝应急强排能力建设0.05万立方米/小时、雨污管网建设12.5公里,均占任务数的100%。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五水共治”行动中的一个重点。度假区结合本区实际,对于极易塌方的水塘、稻田等地段,要求设计、监理等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实施拉管建设,同时由街道分管污水治理的副书记总负责,村书记和主任分片包干负责管网路段、终端区域有关政策处理,取得了成效。
治污需“治本”。“五水共治”专项行动期间,度假区关停了白雀水泥厂、三狮水泥厂、华发纺织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污染零排放;渔民陆上安居工程完成了塘甸水产村116户住家船评估,同时完成了长田漾湿地水域18户渔民转业转产,对涉及河道的68副网簖、 18艘住家船、18个棚披全部进行了清理。
蓝藻,曾一度让太湖蒙上了污垢。为此度假区先后采取了控、清、拦、释、捞等综合性举措,专门成立了南太湖蓝藻防治专家组,建成全省首个藻水分离站,提高蓝藻处置能力,减轻蓝藻对主要饮用水源地的威胁。度假区还与浙江大学及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开展太湖水下生物修复工程,通过人工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寻求恢复太湖自我修复功能的途径。
乘势而上 借湖而起
时下,一个自然、生态、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太湖形象在我们眼前日渐清晰:蓝天,白云,草木葱茏,花树林立,靓丽洁净的湖岸线,以及越来越清澈的湖水。不断传来的喜讯与这翻美景相得益彰:杭州师范大学与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开办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湖州滨湖实验小学,这标志着太湖旅游度假区又将新添一所名优小学。此外,鑫远健康城项目展示中心开工、发现岛主题乐园正火热建设……都将为度假区旅游产业多元化及生态滨湖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生态是度假区发展的基石,项目是度假区发展的引擎,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度假区的发展才能达到一流水平。”太湖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以来,度假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四边三化”、“五水共治”行动的号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切实落实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围绕主要沿路、沿线、沿湖,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深化“河长制”全覆盖,从制度上强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外环线、梅东六路、浮霞路景观绿化,做精做美度假区绿化亮化美化,打造特色亮点,努力打造样板区域。在项目建设方面,度假区更是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引进了国际健康城、湖州国际创意产业联合中心等百亿元的投资项目,为“滨湖新区”的跨越发展增添了新引擎、注入了新动力。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俞家田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日前,仁皇山街道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以及城管执法工作人员、村民代表至俞家田村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此次整治行动主要针对俞家田村主要道路沿线、居民住宅房前屋后等地的各类卫生死角、存量垃圾、杂草、杂物,墙上、电线杆上的乱贴乱画,河道、沟渠中的漂浮物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清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