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非遗之落地金钱

      落地金钱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舞者脚踩秧歌步,手持金钱棒,晃动时铜钱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节拍动听动作优美,因此深受观众的喜爱。6月27日,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并感受落地金钱舞蹈的魅力。
  伴随着节拍,演员们跳动着轻快的舞步,扭动着柔和的腰身,挥舞着手中的道具,这灿烂的笑容、青春的朝气,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这段动静有序、队形变幻莫测的舞蹈,叫落地金钱。演员们表演时手握金钱棒中间,步法以北方“扭秧歌”的交叉步为主,动作以滑、擦金钱棒和前、后、左、右、上、下敲、拍、踢、举金钱棒,或以多人交叉起架,穿棒等动作,使金钱发出悦耳响声,动作优美节拍动听。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
  【落地金钱舞第六代传承人 韩梅兰:宫廷舞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手、眼、身、法、步要配合得比较默契才做得到,手就是手势,眼就是眼神,法就是基本功,脚步一定要轻盈,看起来使人感觉到走起来比较轻盈柔美。比如拉棒的,这样拉的时候慢慢的眼神要到位,拉的时候要注意眼神,把握节奏,道具使用,拉的时候要韧,慢慢的。】
  落地金钱使用的道具叫金钱棒。金钱棒采用3尺长竹竿,左右两端各凿缝一尺,每缝串6度竹签,竹签上各串4—6枚铜钱,首尾红、绿绸加彩。金钱棒晃动,铜钱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寓意金钱落地万事如意。
  编舞老师韩梅兰是落地金钱的第六代传承人,现就职于县文化馆。当年,因工作需要她学习了落地金钱,然而,在长时间的练习以及表演中,她深感落地金钱的艺术魅力,由此喜欢上了这种独具特色的舞蹈。
  【落地金钱第六代传承人韩梅兰:对于我来说,这舞蹈我也跳了有十多年了,以前我也教过很多人,学校啊还有其他社会团体啊,我都教过。对于我来说我就十分喜欢这个舞蹈,因为这个舞蹈的音乐啊节奏啊我觉得十分好听非常优美。】
  落地金钱是一种宫廷舞蹈,据考证,在明末清初(公元1646年),即位仅两年多的隆武帝在山西总兵谢志良(平远差干人氏)等众臣的簇拥下,从福建一路南逃到平远差干五指石,凭险固守。因见隆武帝每日站在殿前引颈北望、泪流满面,谢志良等人便与随行一李姓乐师商议,征召十多名俊男俏女,编制《落地金钱》舞蹈节目,以求暂宽帝王落拓之心。由此具有浓郁的北方秧歌舞特色的民间舞蹈《落地金钱》以差干为发源地,在平远民间流传下来。
  解放初期,经我县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不断挖掘整理,《落地金钱舞》遂成为歌颂美好生活,强身健体的民间文艺形式,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在平远境内的仁居、坝头、大柘、石正等地流行一时,人们用欢快的《落地金钱舞》表达解放后的喜悦心情,歌颂人民领袖和社会主义新事物。后因文革10年浩劫,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一度失传,在民间销声匿迹,直至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经我县文化部门重新挖掘、整理,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才重现她的艺术魅力。
  2002年全县小学生文艺汇演中,大柘中心校(龙记希望小学)的“落地金钱舞《五指石上风景美》获一等奖;2006年参加梅州市第二届客家山歌旅游节文艺演出获银奖;差干代表队参加2006年平远县民间艺术汇演获三等奖;2006年10月梅州市山歌团重点剧目《山魂》参加了全国地方优秀剧目展演(武汉),在重要情节中引用了《落地金钱舞》这一传统民间舞蹈形式,荣获三等奖;2008年7月县首届农民运动会,60名演员表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好评,9月份参加市第三届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获民族风情表演优秀演出奖。(平远台记者:志鹏)

142017/06/29分享
上一篇:舌尖上的平远:非遗美食展销活动在县城举行
下一篇:平远:红千层绚丽绽放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