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的璀璨明珠——平远船灯

    

据《平远县志》、《武平县志》记载:两百多年前,船灯表演艺术从闽粤交界地带传入平远县差干乡湍溪村在平远县境内流传开来,经久不衰。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节以及喜庆丰收之时,差干、仁居、上举、泗水等地的群众便由家族或村寨自发制作、排演船灯,以此来庆祝节日,表达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船灯”的来历,有个神奇动人的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乔装巡游江南,体察民情。来到福建沿海某地时,投宿于一渔船上,船家祖父和孙女俩盛情接待。闲聊之中,乾隆皇帝获悉渔家饱受渔霸欺凌,特赠夜明珠、题“渔家乐”金匾、发“圣旨”金牌。渔家将金牌、金匾挂于船头,把夜明珠挂上船尾。尔后,渔霸不敢再欺凌渔家,渔家因有夜明珠之光,不论风雨黑夜,均可出海捕鱼。

  平远船灯名不虚传,享誉神州:1998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船灯舞)”称号,2006年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船灯舞之乡”。

平远船灯曾在1957年和1997年两次进京、四次参加国际演出,八次赴省表演均获得优秀节目奖。


2011年1月平远少儿船灯舞蹈《过河》在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中荣获了银奖

“船在岸上行,人在船中舞”。每逢新春、元宵等佳节,边城的两省艺人操起画舫,载歌载舞,欢庆升平之乐。曲调以《渔家乐》、《闹元宵》为主题歌,杂以《十月怀胎》、《卖杂货》等古代民间小调。

船灯舞用舞蹈动作表现出“闹花灯”、“怡情”、“拉船”、“花鼓”等四个情节,船内演员与操船者密切配合。模拟船在水中大江、急水、过滩、搁浅等动作,惟妙惟肖,十分生动。

2012年4月五指石景区举办的首届桐花节中下坝船灯表演

2012年4月中央电视4台来平录制平远船灯

2013年9月4日平远船灯在平远全国摄影大展开镜仪式上表演

平远船灯作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久远的历史和庞大的群众基础。传统客家文化生活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


图文参考自梅州时空


712014/07/08分享
上一篇:舌尖上的客家美食——粄
下一篇:体验鸟巢别墅,享受林间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