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山雄峙于太湖南岸,弁山之所以出名,与它所处的位置非常有关系,近繁华尘世,又幽静超然。

古代水路交通发达,行舟太湖或泛舟苕溪都遥遥可见。

山的东南面就是湖城,旧时没什么高楼大厦,若凭栏远眺,弁山总能跃入人们眼帘。

思念所至便可邀三五好友,出城不远便能上山。登顶后,山下市井建筑连同那生活都变得渺小而遥远。

移目北望,浩淼的太湖又让人心胸为之一宽。再加上弁山四时变幻的景色,弁山更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了。

说实话现在湖州人每年登弁山者已寥寥无几,能爬到那个碧岩的半山腰,已经算是稀有之人了。

它是湖州最具有人文底蕴与自然景观、物产的主山。仅就它曾经出产、现在依然丰盛的太湖石,就足于屹立太湖之滨。

朦胧春雨过后的弁山值得一行。雨后黛青色的弁山顶云山雾罩,带有几分飘然出尘的气息。

赵孟頫当年《游弁山》诗中有云:“悠悠冈阪长,惨惨风云阴。微雨迫日短,飘然洒衣襟。屡欲还吾驾,去意复难任。消遥得所止,林竹自萧森。素琴不须弹,山水有清音。”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意境。

再于此时漫步山谷,沿着翠竹掩映的小径向前走,一路空气清新,鸟鸣清脆,溪水潺潺。

春花烂漫之时来到弁山你可以欣赏万绿丛中一抹红的映山红,也可以欣赏宛若紫色海洋的紫藤萝瀑布。缤纷色彩下的弁山之美只有亲临才能深刻体会。

西苕溪是弁山和西塞山的分界线,你也可与朋友坐船航行于西苕溪上,弁山则始终远远地在北侧相伴而行。

西苕溪顺流而下,潘店至塘口有一段直直东北向的河段,与东南西北走向的弁山,正好成垂直角度,逶迤的弁山含黛迎面而来,非常有气势,不禁令人想起陆龟蒙写弁山的诗:“更感弁山颜色好,晚云才散已当门”。

弁山是南太湖边唯一的山脉,行船在太湖之上,同样可望见弁山。即便是阴雨天气,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在一派烟雨之中,峰峦叠嶂,如水墨画般淡淡的层层山峦。

春意浓时,于弁山前行便至法华寺山后的大片茶园。那满眼的春意葱茏自然也是一份登山惊喜。若是在夕阳时巧遇至此,你或许可以看到夕阳这位神奇的化妆师,把法华寺的塔映照得熠熠生辉,让人有种仰之弥高的神圣感。

若是转过一个弯,再回首看法华寺塔,兀立于山岗之上,正好挡住夕阳,连同两边绵延的群山一起就是一幅绝美的剪影。

如今春意渐起,弁山春游可以约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