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南太湖】结婚,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春风拂面,春花烂漫的季节,春光四溢的你是否开始春情荡漾了呢?不要害羞,这种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南太湖想带给你的!




  然,南太湖除了能让你春风满面,也同样会见证并祝福你的幸福。




  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结婚,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此富有哲理的提问南太湖很难表达,或许我们可以从来南太湖的新人们身上找到答案:


是在渔人码头的新人。



是在哥伦波城堡的新人。



是在温泉高尔夫的新人。



是在月亮酒店的新人。



是在黄金湖岸的新人。



是在太湖帆船上一起放飞希望的新人们!



看到答案了吗?


深情的注视,开怀的大笑……还有美妙无比的南太湖背景!


就是最完美的结婚意义:和深爱的人永远在一起幸福生活!




  果这个答案你还不满意,那就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回到祖辈们的纯真年代去看看南太湖渔民的新人是怎样结婚的




  是个牵了手就能结婚的时代,新人的婚礼习俗或许就是答案的所在。




  渔家迎娶新娘时叫“发迎”,用舢板船接迎。舢头上放一盆面团子,贴上喜字,还摆放有酒、甘蔗、肉、蹄子等6至8样食品,其中甘蔗是用来挑方巾(新娘头上的红盖头)的。


  船篷两边挂红灯笼。结婚时本家亲戚的船要并在一起,结婚人家的船上放一只“百眼刷”(即竹刷子贴上红纸喜字),捆一只活鸡放在船篷头上面,叫做“篷头鸡”。迎亲船到女方船时,好比陆地上的进大门,要从女方并在一起的几只船的船头中间撑开后进人。




  迎亲进门时,阿婆娘娘(婆婆)会喝好:“人船进档,饭窝扑了(方言饭镬烧开后溢出来的意思)”。即人来了开饭了,生米煮成熟饭了,事成了的意思。以前有的老规矩,新娘进门的这一天,要放一根扁担和一条“服”在新娘子的床上,意为新娘子对阿婆娘娘扁扁服服。




  结婚这一天,新娘不可带针线包到夫家。只能第二天由新娘的母亲或婶婶把针线包送过去,她们还会把新娘在娘家时用的金银首饰放在针线包里一起带过去。




  船上的新娘子,结婚第一天不可穿半件头的衣服,意味着婚姻不可半途而废,一定要完整长久。结婚后一月内,新娘不可走人家,一天也不能相差,满月后才可以走亲串户。


  结婚后船上众人的一天三餐等都由媳妇服侍。洗脸、盛饭等由媳妇在旁边等着服侍,等到其他人吃好后,收桌了,媳妇才好吃饭。如果没有人接班,这个习俗要一直延续到老。




  正因为渔家人媳妇的地位低下,所以在同一条船上,兄妹或姐弟同时结婚了的,第二年夏天,母亲一定要接女儿回娘家住上至少一个月,母亲会给女儿做衣服,买日用品等,以显示娘家人宠爱她,从而使婆家敬重她。




  这就是最传统的渔家婚俗:相夫教子,相敬如宾,相守终生。或许这也是古时候结婚不叫“结婚”而叫“成亲”的原因。




  于结婚,无论是为爱结合还是成为亲人,这都是件令生活美好的事。就像南太湖,你来或不来,它都是令生活更美好的存在!